查看原文
其他

核心期刊编辑披露论文投稿录用的真相!

法研在线 2021-09-17

核心期刊编辑披露论文投稿录用的真相!

学术论文发表过程中,论文的思想性、原创性、创新性等固然重要,但与此同时掌握一定的投稿技巧,将提高论文的录用概率。在编辑实践过程中,经常要面对缺少论文写作和发表经验的科研人员、高校学生等,投稿技巧略显生涩,本文将以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为例,结合编辑经验,探讨一些有助于作者论文发表的投稿策略。

一、提高论文吸引力

学术期刊编辑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稿件,因此学术论文必须要能很快抓住编辑的眼球,引起编辑的兴趣,这就要求论文的选题新颖、论证严密、格式规范。
(一)论文选题要新颖
学术期刊的选题决定了一段时间内刊物发稿的方向和思路。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在学术期刊选题范围之内的论文就无法选用,只是说,符合刊物选题的论文更容易引起编辑的兴趣。有鉴于此,研究者应密切关注研究专业领域内的理论前沿和社会热点,具体途径包括:第一,许多学术期刊会公布年度重度选题,研究者可以以此作为参考;第二,许多知名网站、学者、研究团队会对年度热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如经济研究领域的“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与分析”、“当前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研究”等;第三,密切关注各类国家级、省部级课题项目的立项情况,它们代表了宏观层面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或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第四,积极参加领域内的学术会议,可以获得大量信息,同时也可以了解同行的研究进展。
(二)论证过程要严密
学术论文是作者就某个问题展开的思考,思考的过程是逆向的,但是作者论证陈述的过程必须是正向的。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无所谓对错,关键在于作者能够有理有据、自圆其说,而且论述过程应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论文的逻辑性和严密性首先体现在文章的摘要以及标题的设置上。编辑拿到稿子,会依据文章的题目、摘要以及各级标题做出初步判断。
许多研究者没有给予文章题目以足够的重视,但文章题目其实非常重要,是整篇文章的关键所在,成功的论文题目就是能够成为“标题党”,能够吸引编辑和读者的眼球。论文摘要是对论文重要信息的凝练,作者必须有条理、通顺、简要地对文章内容加以概括。好的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也就是说,即使不阅读全文,也能够获得论文必要信息。学术论文通常要用分级标题将文章分成几个部分,标题的设置应言简意赅、主题突出、语言规范、形式考究,同时应注意标题之间的逻辑性和层次性。
(三)论文格式要规范
论文的质量固然重要,但格式的规范性同样不能忽视。格式规范的论文可以给编辑和审稿老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时这也是作者态度认真、作风严谨的重要表现,还能够体现作者对刊物的尊重和重视。所谓规范性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学术期刊的不同要求而异。因此,作者在投稿前,务必要阅读欲投期刊的投稿要求,并参阅刊物近期发表的论文的相应格式。
此外,笔者认为论文初稿完成后大致都不成熟,此时不要急于投稿,而是将文章放置几日,沉淀后重新阅读,此时作者的思路会变得更加顺畅,语言也会更成熟。而且学术研究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从论文选题的确定到文章成稿,应积极与他人沟通、讨论,将论文呈现给更多的专家和同行阅读,这可以认为是提高论文质量的一条捷径。 

二、注重投稿技巧

(一)准确选择投稿期刊
学术期刊动辄二三个月的审稿期使得作者准确选择期刊变得非常重要。通常来说,向哪些刊物投稿,作者在写作之前或者写作过程中就会有一个大致范围。但具体到投稿期刊的选择,笔者认为:首先,作者需要根据论文选题、同类题目的发表情况、文章学术水平和自己发表需要列定一个期刊清单。其次,研读清单中的期刊,了解其文章风格、栏目设置、近期选题、学术影响力等,据此进一步缩小欲投期刊的目录范围。最后,依据文章的学术水平、期刊的影响因子、发表周期等对期刊进行先后排序,选定投稿期刊。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可以很方便地在网上查到不同期刊的投稿经验,作为参考。 
(二)注重投稿方法和沟通技巧
确定欲投的学术期刊后,应依据刊物公开的“投稿须知”或者近期发表稿件修改文章格式, 并在稿件上注明作者简介、电子邮箱、联系方式等信息,以方便编辑与之联系。此外,作者还可以附上较为详细的学术成果简介,尤其是青年研究者,以使编辑更快地了解作者的学术水平和能力。
当然,如果稿件可以得到领域内知名学者、专家的推荐,稿件更容易引起编辑的注意,但多数情况下作者都需要自投稿件。学术期刊的投稿包括网上投稿系统、电子邮箱投稿和信函投稿三种。
信函投稿是互联网普及之前的主流投稿方式,但时效性较差而且不适合当前的数字化办公条件,因此除非刊物有特殊要求,建议尽量避免使用信函投稿。
使用网上投稿系统投稿, 作者只需要按照引导一步步完善稿件信息即可,而且可以实时了解审稿进度,如果刊物的网上投稿系统已经较为成熟,推荐作者投稿时优先使用网上投稿系统。
如果期刊主要通过电子邮件接收稿件,作者应注意以下事项:首先,从编辑的角度来看,更希望能够一目了然的了解稿件相关信息,如文章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等,因此最好在邮件标题和正文中注明;其次,文章正文以附件的形式发送,更方便编辑审读;再次,如果投稿时只是将论文以附件的形式发出,正文中没有任何内容,容易给编辑留下期刊不被重视的印象,因此建议作者邮件正文中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或者文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是电子邮箱投稿,就为作者后来与编辑和期刊建立联系提供了重要的通道。
(三)一稿一投
实际工作中,邮箱中通常会收到作者群发的投稿文章,对于这类文章和作者,即使选题很好、文章质量很好,编辑也会心有忌惮。论文投稿的时候,期刊投稿须知中通常都会注明:请勿一稿多投,尤其作为编辑非常反对作者“一稿多投”, 因为这既浪费编辑的时间, 也浪费审稿人的心血。当然,有一些稿件时效性很强,作者如果一味等待审稿周期结束,可能会错过发表的最佳时机。此种情况下,建议作者在投稿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主动联系期刊,咨询稿件审稿进度,据此确定是等待还是改投。
(四)认真对待论文修改建议
国内大多数学术期刊都实行“三审制”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以保证审稿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期刊审稿人大都是领域内的专家,因此对于每一条修改建议,作者都要认真对待,仔细分析。如果认同审稿人的审稿建议,就按照建议对文章进行一一修改,并给出详细的修改说明,同时保留修改痕迹,以方便审稿专家和编辑再次审读。如果作者不认同审稿人的修改意见,应当慎重和认真地给予详细说明,有理有据地与审稿人探讨。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作者都应当保持谦虚的态度,尊重审稿人和编辑的辛苦劳动。
(五)冷静对待拒稿
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有被拒稿的经历。论文投稿被拒是痛苦的,也是无法完全避免的,是在学术之路上成长、成熟的必然经历。收到拒稿信后,作者应礼貌地予以回复,然后冷静分析被拒稿的原因,是期刊选择不合适,还是论文自身有待继续完善。如果是因为期刊选择不合适,作者重新选择最初划定的期刊目录中的下一个期刊即可。如果是论文自身的质量有待提高,则需要作者继续研读文献、请教专家和同行,对论文加以修改和完善。 

三、与期刊保持联系

一定程度上讲,作者与期刊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共同致力于揭示规律、提出学说、阐明道理、解决问题。作者与期刊的关系包括临时合作型、短期合作型和长期合作型三种。多数论文发表都可视为一种临时性合作关系,论文发表结束即为合作关系的终止,作者没有主动继续与期刊和编辑保持联系,同时作者的学术影响力尚不足以成为期刊的重要专家。短期合作关系通常是指作者已经与刊物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后来提供的稿件学术水平并没有明显的提高,甚至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一段时间后如果仍维持现状,此类作者将较难继续得到期刊和编辑的信任。长期合作型关系中,作者在领域内有一定的知名度,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都较高,而且态度严谨,期刊希望能够与这类作者成为朋友,而从作者的角度而言,合作过程中,期刊和编辑也足以取得作者的信任,进而形成长期合作型学术关系。
显然长期合作型学术关系是期刊和作者都希望实现的,但这种合作关系的建立非一日之功。长期合作型学术关系始于临时性合作关系,依赖于作者和编辑的共同努力和共同成长。因此,作者不能将论文的发表视为合作关系的结束,而是合作关系的开始,如可以申请成为刊物的审稿人、积极参加刊物举办或者承办的学术会议等,通过这些途径与期刊建立和谐关系。
文章来源:《今传媒》2016年第8期;作者:《天津社会科学》编辑杨晓丽博士

“课题至上”可能毁了文史哲研究

公安院校学科专业建设研讨会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投稿指南

《中外文化与文论》(“艺术与哲学”专辑)征稿启事

《马克思主义学刊》征稿指南

《北京青年研究》投稿指南

《天府新论》征稿信息
CLSCI期刊《法律科学》只接受独立作者署名投稿:想合作署名没门儿
中国第一法务协会(CACC)第二届全国优秀法务评选开始
《四川大学法律评论》(第19卷)征稿启事
第二界竞争政策国际研讨会暨前沿专题讲座征文通知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
《国外社会科学》投稿须知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征稿启事与目录
如何安全通过法学硕士论文答辩?
法学达人畅谈论文选题实用技法:旧瓶装新酒、抱大树、抓热点……
《综治研究》期刊征稿启事
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资格论文期刊目录(2011年12月修订)
学报主编吐槽C刊标准:“影响因子”是可交换、可买卖的
陈兴良教授谈论文写作:学者就是作家,不写作无以称作家
梁漱溟:做学问的八个境界
要读美国法学院,先过论文写作关
梁慧星老师教您如何学民法,如何阅读“大部头”
法学名著你真的读懂了吗?——谢晖教授教你阅读学术名著的4种方法
研究生该弄明白的三件事:怎么读书、怎么写论文、怎么思考?
我的法官同事辞职了
他27岁清华教授、29岁清华法学院长,一辈子在清华,一辈子在教书
《政法论坛》2019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中国旅游评论》征稿启事
《国际展望》2020年部分选题
《广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1-5期法学要目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及来稿须知
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论坛(2019)
中国知竞论坛(第三届)暨湖北省法学会竞争法学研究会2019年年会
中国法学会2019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自选课题申报公告
《英汉法律用语大辞典(第2版)》首发仪式暨法律外语教学、研究与出版工作研讨会
关于召开第八届医事法学高峰论坛暨广东省医学会第八次医事法学学术会议的通知
身兼学术论文编辑和作者,他的论文投稿建议值得重视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青少年体育》征稿
关于第九批《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征稿的通知
《音乐与声音研究》集刊(2019 年第一期)征稿函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征稿启事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
《南湖法学》第十七期征稿启事
《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征稿启事
第二届东南破产法论坛征文公告
第三届中国社会风险治理高层论坛会议
第二届研究生法学论文竞赛——“科技创新的法律治理” 征稿启事
中国行为法学会侦查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研讨会预通知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